利用工業物聯網通訊技術、離散控制采集、分布式采集和控制方式,采集并監視輔助系統(溫濕度、空調、風機等),可實現與氣體檢測裝置、安防系統、消防系統等的通訊互聯和數據共享,利用智慧安全用電系統,可以實時獲得配電室各個位置的溫度、濕度數據,并將其整合分析,判斷其變化趨勢。當現場環境超過標準范圍時,系統會自動啟動快速高效的告警方式,包括短信、電話、彈窗等形式,通知相關負責人及時處理問題,讓用戶的維護方式從“被動搶修模式”變為“主動預防模式”。
在配電房配備智能監控終端,作為該配電房的前端數據采集裝置,記錄本地監測數據、操作記錄、告警發送記錄等,并支持風機、門禁、空調等設備的聯動控制。可以將配電房的電氣火災系統(火災探測器、剩余電流互感器)、漏水監測系統、能耗監測系統、門禁系統、空調控制系統、送排風控制系統等匯總集中展示并上傳至監控中心。
方案簡述
智慧安全用電系統是集能耗數據監測、設備與能源管理、智能控制、智慧用電安全管控的綜合信息化平臺。包括五個主要工作目標:
1、能準確掌握配電房及設備的實時環境狀態,及時發現設備異常并安排檢修, 延長設備使用壽命:系統通過采集站房的溫度、濕度、液位﹑有害氣體等數據并進行控制處理,將配電室內溫度、濕度、有害氣體等技術指標控制在合格范圍內,防止設備發生凝露、絕緣老化及不良環境條件下產生的局部放電問題,延長設備使用壽命,提高供電可靠性,減少重復性投資,提高經濟效益。
2、實現配電房及電氣設備的遠程監控,減少或替代人工巡檢,提高運維管理工 作的質量和效率:通過各類傳感器的數據采集實時全面檢測站房及設備的運行狀況,巡檢人員可以不去現場,通過系統采集的設備狀態數據和視頻圖像 就可以全面掌握站房及設備的運行情況,降低人工巡檢成本,提高運維的效率;此外還可以避免出現漏檢、錯檢等人為失誤,提高運維的質量和一致性;最后,通過完善的站房及設備監控,盡早發現站房及設備的缺陷,采取正確的措施及時處理和預防,避免代價高、影響廣的停電事故發生,從而保障供電管網運行安全和可靠性。
同時對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進行精細化、標準化、信息化管理。建立設備巡檢、保養、維修、預警等操作規范,建立設備、設施標準化編碼管理、建立標準化臺賬,對現場設備、設施運維實施巡檢、操作、保養、維修一站式服務。
3、實現電氣火災預防:實現配電房內電氣火災的監測,預防因線路問題導致火災的發生,維護商場內人員生命以及財產安全。
4、實現智能管控:即智能管理、智能控制。實現對貴單位相關場所用能設備的管理;對關鍵節點實現自動、人工智能控制;自動預報警,使系統真正發揮并達到智能、科技、節約效果。
5、實現能耗監測:實現能耗監測數據匯總、統計、分析。
6、實現能耗管理:實現設備設施的用能監測、分析及優化設備運維策略及管理過程,通過設備設施使用的能耗數據深入挖掘節能潛力。
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,智慧安全用電系統已經逐漸成為現代電力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。該系統通過集成自動化、遠程監控和數據分析等技術,實現了對配電室設備的高效、安全、可靠管理。
系統架構圖
效益分析
1、經濟效益
降低人力成本:智慧安全用電系統減少了對運維人員的依賴,降低了人力成本。同時,系統能夠自動處理大部分常規任務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減少設備維護費用:通過實時監控和預警機制,系統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的設備故障,減少了因設備故障導致的停機時間和維修費用。
能源管理優化:系統可以對電力使用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和分析,為能源管理提供數據支持,幫助企業優化能源使用,降低能耗成本。
2、安全效益
提高安全性:智慧安全用電系統能夠實時監控配電室設備的運行狀態,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的安全隱患,如過壓、欠壓、溫度異常等,有效避免了因設備故障引發的安全事故。
快速響應:系統能夠在第一時間推送預警信息給管理人員,并提供詳細的隱患描述和處理建議,幫助管理人員快速響應和處理,減少了因故障處理不及時導致的安全風險。
減少人為錯誤:自動化和遠程控制技術的應用減少了人為操作的可能性,降低了因人為錯誤導致的安全風險。
3、管理效益
提高管理效率:智慧安全用電系統能夠實時監控配電室設備的運行狀態,提供詳細的數據支持,幫助管理人員快速了解設備情況,提高了管理效率。
數據驅動決策:系統收集的大量數據可以為管理人員提供決策支持,如設備性能分析、能源使用分析等,幫助管理人員做出更加科學、合理的決策。
靈活性:智慧安全用電系統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進行定制,滿足不同企業的管理需求,提高了系統的靈活性和適應性。
4、環境效益
節能減排:通過優化能源管理,智慧安全用電系統有助于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費,降低碳排放,符合環保要求。
減少噪音污染:由于減少了運維人員的現場操作,智慧安全用電系統有助于降低配電室的噪音污染,改善工作環境。